精益生產的立足點是企業的最小單位——團隊。只有充分利用團隊中的現場管理工具,才能將團隊建設成為一個標準化的最低組織單元。通過使用現場管理工具,可以全面提高團隊的產量、質量、成本、交貨時間、安全和勞動情緒。
5S是指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和素養。它是現場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他管理活動的基礎。一是加強對團隊成員5S的教育和指導,讓員工了解5S的內涵。然后,通過5S標準的制定,不斷強化員工的標準意識并有效實施。
團隊管理是企業最基本的管理工作。為有效開展團隊能力建設和管理七大任務,提高團隊管理水平,需要明確團隊領導的任命和管理,確定團隊領導、安全員和現場管理員五名成員的職能職責,明確工作條件、選拔和培訓、考核,隊長的激勵、退出等機制,規范隊長的選拔流程和標準,建立后備隊長基地,充分發揮隊長作為“領導者和領導者”的作用。實施星級團隊考核流程和標準,明確團隊職責和分工,嚴格按照標準指導、監督、檢查和考核團隊運作,有效推動了團隊sqcdpme七項任務的深入實施,有效推動了精益生產在團隊中的實施。
以班前會為出發點,規范班前會的形式和內容,深化班前會各種管理工具的應用。班前會前,班組成員對設備進行點檢,清理異常情況,及時準確填寫《設備點檢表》,完成信息交接。班組長應嚴格按照《分層例會管理辦法》中“八步走”的要求,定期、定點、專人召開班前會,宣布重要事項,下達生產任務,安全員、質量員、現場管理員分別匯報安全情況,質量和現場5S條件,提高員工的安全操作意識和嚴格的質量控制,確保各項工作的準確性,為完美交接班提供有力保障。
全員生產和維護(TPM)通過面向設備的運行和管理,實現現有設備的最大化應用。首先,對班組進行TPM培訓,制定TPM管理提升方案,建立TPM體系框架,并以班組a級設備為試點。通過標準發布和培訓,制定并實施了a類設備點檢標準、維護標準、操作標準、潤滑標準等相關操作規程,夯實了a類設備自主維護和點檢的理論和技術基礎,提高設備專業維修的效率和質量。通過設定a級設備完好率、a級設備利用率、MTBF、MTTR等目標值,定期對指標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和應用,保持設備管理各項指標的持續改進,不斷提高設備利用率,確保完成繁重的生產任務。
公司應制定單點教育管理規定,充分利用班前會開展逐點教育(OPL)活動,重點關注團隊成員存在的問題,包括點檢方法和設備故障問題,并由能更好解決問題和處理故障的人員進行解釋,逐步普及設備維護管理知識,增強員工的設備維護保養意識,提高設備維護能力,同時達到信息資源共享、經驗積累和教育的目的。
軀體感覺訓練是提高員工安全素質最直接的途徑。組長應定期組織組員進行體感訓練,提高員工的安全操作意識,掌握安全操作規程和技能。通過體感訓練,員工可以增強對事故現場的直覺和個人體驗,親身體驗事故的全過程、事故結果和受害方令人震驚的悲劇。事故往往是人為因素造成的。他們不重視小的、習慣性的危險行為,導致事故的發生,給自己和他人造成痛苦的傷害,甚至造成無法彌補的代價。通過體育鍛煉,加深了員工對安全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了他們的安全技能。
精益實施應以團隊建設為載體,加強精益理論的培訓和指導,積極實踐,深入推動各種精益工具在團隊中的應用,從而有效保障精益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