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之線平衡(Line Balance)改善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24 瀏覽: 次
精益生產之線平衡(Line Balance)改善的方法
Written by 深圳市方圓智匯科技有限公司
生產線平衡的基本原則如下:
通過調整工序的作業內容來使各工序作業時間接近或減少它們的偏差!
- ?對瓶頸工序進行作業改善,如:合格率、生產效率、設備故障率;
- ?增加瓶頸工序的作業資源數;
- ?分解瓶頸工序的作業內容;
- ?減少非瓶頸工序作業資源數;
- ?合并相關工序,重新排布生產工序流程或更改工藝布局;
- ?分解作業時間較短的工序,把該工序安排到其他工序中;
- ?增加作業人員,只要平衡率提高了,人均產量提高了,單位成本也隨之下降。
生產線平衡的改善方法圖示:

生產線平衡的改善方法:5W1H
通過5W1H系統地分析工藝流程安排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5W1H:
- ?What(什么)
- ?Why(為什么)
- ?Where(何地)
- ?When(何時)
- ?Who(誰)
- ?How(怎么)
例如:這個員工正在做什么?為什么要做?可不可以不做?為什么要在這里做?能不能在其他地方做?為什么要現在做?能不能以后做?為什么一定由他來做?能不能由其他人做?他做得怎么樣?有沒有做得更好的?
生產線平衡的改善方法:ECRS法則

以上ECRS法則,具體可通過下列圖片來說明生產中如何運用改善:

生產線平衡的改善方法:平衡手法
- ?工時測量
- ?山積表/山積圖(OCT — 節拍柱狀圖)
- ?程序分析和改善
- ?損失分析
- ?作業條件改善
- ?打破平衡
工時測量流程:
- →選定測量工序:選定工序,閱讀SOP和觀察作業人員操作,了解該工序的全部操作內容,并詢問作業人員加以確認;
- →拆解動作:將該工序動作拆解成若干個單一的操作內容,并填入《時間觀測記錄表》;
- →時間測量: 測量分解動作的時間,每個動作測量時間至少5次;測量人員應該站在作業人員斜后面1米以外,必須能看清楚全部作業人員的全部操作動作;測量過程不能打擾作業人員的正常操作,和引起作業人員的緊張;
- →數據和信息記錄: 測量過程中判斷作業人員的速度水平,如實記錄時間數據,不能修改測量數據;若有其他特殊情況,要如實記錄;
- →數據處理和計算: 時間測量完后,對數據進行整理和計算,補充測量異?;蝈e漏的數據;計算可信度95%所需的樣本數量,補充測量不夠的樣本數量;
- →資料分析和處理: 對測量的所有數據和資料進行分析,對比ST的差異程度,解決發現的問題;如果分析發現標準時間制定不當,要及時修改,必要的時候調整工藝流程;
山積表/山積圖(OCT — 節拍柱狀圖):

作業條件改善:運用自動化、復合模具/工裝/夾具、IE七大手法等

平衡改善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 ?需要同樣工具和機器的作業要素可分配在同一專用設備工序內;
- ?作業要素相同或前后相近的應盡量分配在同一工序;
- ?不相容的作業盡量不分在同一工序;
- ?必要時可對關鍵作業,增加操作人數或改用更有效的工具/設備以縮短其作業時間,提高平衡率;
- ?生產線補進新手時,因新手對工作不熟悉,在配置上需特別注意,否則會造成嚴重的不平衡致使產量大幅下降;
- ?采用ECRS法則進行改善時的優先順序為:“取消”不必要的動作或工序(第一選擇);“合并”微小動作(次選);“重排”作業工序或動作(第三選擇);“簡化”復雜動作或工序(最后選擇)
生產線平衡的應用范圍:
- 1、客戶需要量上升,節拍時間加快
- 2、客戶需要量下降,節拍時間減慢
- 3、減少人員,節拍不變
- 4、減少人員,節拍加快
- 5、時間分析動作改善后,線平衡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