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標準的8D問題解決方法包括一個準備階段(D0)和八個步驟。在d0階段,主要是采取緊急響應行動(ERA)來保護客戶,并根據8D問題解決方法的評估標準確定所面臨的問題是否適合用8D方法解決。
1、問題癥狀已定義并量化;
2、已識別客戶(包括出現癥狀的客戶和受影響方);
3.定量測量結果表明,存在績效差異和/或癥狀優先級(嚴重性、緊迫性、增長趨勢),這使得啟動8D過程合理;
4、癥狀原因不明;
5、管理層承諾投入必要的資源,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防止其再次發生;
6、單憑個人能力無法解決癥狀的復雜性。
如果滿足上述六個標準,并且沒有其他8D團隊正在解決相同或類似的問題,則有必要啟動8D。
D1:組建團隊
D2:描述問題
D3:制定臨時遏制措施
D4:識別和驗證根本原因和逃逸點
D5:選擇并驗證永久性糾正措施(PCA)
D6:實施并確認永久性糾正措施
D7:防止復發
D8:認可團體和個人的貢獻
應急響應措施(ERA)針對問題的結果,因為問題引起的結果會影響客戶,因此應采取應急響應措施保護客戶(例如緊急空運替代品給客戶,以防止客戶生產中斷);臨時控制措施(ICA)針對問題的癥狀,即問題的故障癥狀。在故障模式與影響分析中,故障模式是指問題的癥狀。應對問題的癥狀采取臨時遏制措施,隔離和篩選問題產品,防止其流向客戶并造成更大影響;永久性糾正措施(PCA)旨在解決問題的根本原因。只有在確認對根本原因采取的永久糾正措施后,才能宣布問題已基本解決(下一步是在系統層面采取措施,防止其再次發生,并通過從一個實例中推斷,將這些相關措施落實到類似的產品和過程中)。
問題描述和問題陳述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問題陳述僅提供基本事實,即問題的對象和缺陷的類型,而問題描述是在問題陳述的基礎上對觀察到的事實進行更詳細的描述,可以提供詳細信息以找出問題的根源。詳細有效的問題描述包括四個要素:
什么
1) 問題是什么?
2) 有什么問題?
哪里
3) 問題物體在哪里(地理位置)?
4) 對象的哪個部分存在哪個問題?
什么時候
5) 問題第一次發現是什么時候(日期或時間)?
6) 問題首先出現在生命周期(或過程)的哪個階段?
7) 在哪種模式下出現問題(偶爾、連續、定期等)?
什么程度
8) 問題有多嚴重?
9) 有多少物體有這個問題?
10) 問題的趨勢是什么(惡化、改善、保持某種狀態等)?
根據上述十個方面描述問題,并使用is/is矩陣通常會為我們提供一條快速而清晰的路徑,以找到問題的根源。
事實上,確定問題的逃逸點實際上有助于我們找出“問題為什么流向客戶?”這是過程控制或質量控制有效性的擴展問題。一般來說,一個好的問題解決方法應該關注三個方面:
1) 為什么會出現問題?
2) 為什么問題會流向客戶?
3) 為什么我們的質量管理體系不能阻止問題的發生和流出?至少,必須注意前兩個方面,這樣“預防復發”措施才能有效。
ISO9000中明確定義了驗證和確認的術語。
驗證/驗證是指通過提供客觀證據來確定是否滿足規定的要求;
驗證是指通過提供客觀證據來確定是否滿足特定的預期用途或應用要求。
換句話說,驗證旨在滿足技術規范的要求,而確認旨在滿足客戶預期功能或使用的要求。例如,如果我們想制作一把鑰匙,我們將根據鑰匙圖紙中規定的規格和尺寸制作。我們將根據圖紙(即技術規范)的尺寸和公差要求檢查制造的鑰匙。該過程為驗證;然而,滿足圖紙尺寸和公差要求的鑰匙可能無法實現“解鎖”的預期功能和目的。然后我們還需要根據圖紙取下通過檢查的鑰匙,嘗試打開與之匹配的鎖。這個過程是確認。
簡而言之,驗證是確定是否滿足技術要求,而確認是確定是否滿足客戶要求。驗證和確認的根本目的是最終滿足客戶的預期使用或應用要求。
上一篇:質量部有哪些具體工作?
下一篇:團隊導向問題解決方法——8D報告